找回密码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空间站寿命可延长至70年

我们探测月球,载人航天发展也是非常快的,过几年我们也将建造自己的空间站。更远我们可能还要进入更远的地方去,包括到月球甚至其他的地方去。

AI新连接 9月25日讯,在9月21日由网易新闻和网易科技主办的“2018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上,未来宇航空间技术研究院创始人牛旼与航天科技接团五院“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进行对话,讲述了中国航天的事业发展。

朱枞鹏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一直从事载人航天研究,到今年已经有25年的时间,是我国“天宫二号”的总设计师。

朱枞鹏表示,中国载人航天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再过几年,中国就要建立独立自主建造的空间站。那时,全世界其他国家都可以在我国的空间站上进行太空实验,将会为全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对于人类想要进入太空的梦想,朱枞鹏认为因为太空环境与地球相比非常恶劣,人类进入太空必须要自己创造一个能够生存的环境。此外,还要面临失重的问题。因此,朱枞鹏表示人类进入太空生活的路还比较长。是否能够实现,主要取决于成本,成本大幅度降低的话,可能会进行的比较快些。

多年来从事航天工作让朱枞鹏养成了“严慎细实”的习惯:做事必须要严格,做事必须要谨慎,对细微问题必须要关注,还要以数据来说话。

除此之外,朱枞鹏还提到,做科研工作必须要“耐得住寂寞”。

“因为新的航天器研制成功的话需要全神贯注的投入,包括要攻克很多技术难题,因为很多人参与进来大家要协作。工作确实很辛苦。但是我们也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比赛、包括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对于未来航天商业的发展,朱枞鹏非常有信心。他认为未来的空间站寿命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不断延长,延长至70年在技术上也是可以做到的。

“中国航天有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做基础,另外科技实力的增强,我相信中国航天会很快趋于世界的先进行业,因为十九大提出建设航天强国,将来的中国航天是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朱枞鹏提到。(崔玉贤)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空间站寿命可延长至70年
以下为朱枞鹏与牛旼对话实录:

朱枞鹏:各位来宾大家好,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来自中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朱枞鹏,一直从事载人航天研究到今天已经25年时间。

牛旼:欢迎朱总,您从事载人航天事业已经二十多年,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跨越式的发展历史。从您的角度来看,中国对于全球的太空探索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朱枞鹏: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载人航天起步还是比较晚的。我们是1992年才开始,但实际上人类进入太空是在上世纪1961年。虽然中国的载人航天起步比较晚但我们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因为我们是三步走,将来再过几年就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这是由中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后面国际空间站在不久也将退域,那个时候太空就是中国的空间站在运行了,可能全世界其他的国家都可以在我们的空间站上面进行太空的试验,中国人类的航天事业应该说会做着更多的贡献。

牛旼:真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我们知道探索太空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但未来人类进入太空生活还需要经历很多的过程,朱总您跟我们分享一下还需要经历哪一些阶段呢?而且这梦想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实现。

朱枞鹏:现在大家在一些电影里面的看法就是人类进入太空,主要在一些行星上面生活,但是现在来看因为太空环境跟地球上比还是非常恶劣的,它是一个真空的环境,没有空气。所以说人类进入太空必须要创造一个能够生存的环境。所以说它的代价还是比较大的,人类要在太空生活付出的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另外,太空是一个失重的环境,一般的人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进入太空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目前来看在进入太空主要是航天员,因为他们主要任务探索宇宙,包括在太空做一些实验。

人类进入太空生活应该说这个路还是比较长的,我想主要取决于成本,必须要大幅度的降低生存的成本,把这成本降下来以后,可能就会快一些,可能来将来进入太空旅游这时间不会太长。

牛旼:您刚才也提到宇航员在进入空间站有很多实验还有有趣的生活状态,您能给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和科普一下都有哪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经历?

朱枞鹏:因为在太空没有重力,行走睡觉吃饭还有其他的卫生方面,跟地面还是差距比较大的。

我们看宇航员锻炼身体相类似跑步机上面的跑步,喝水方式也不一样,必须是吸管,包括吃饭睡觉。睡觉没有固定的姿态只要在睡袋把自己的身体固定好就行,不一定平躺着睡觉,包括行走,不是用脚主要是用两个手,包括太空行走主要是靠两个手,脚基本上是一个飘浮的状态。在太空实现翻个跟头非常容易,稍微使一定劲就可以转好几圈,不像地面翻跟头没有经过锻炼是不行,太空非常简单。

牛旼:你刚才提到宇航员是失重的状态,未来有没有一种技术像模拟地球的重力让我们在空间站如在地球一样如履平地,您觉得未来的技术可以实现吗?

朱枞鹏:这未来完全可以实现。人造重力就是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人为造成一个重力,这样在舱里面就可以像地面一样的行走。这主要是要产生人造重力必须要构建尺寸比较大的舱,通过旋转就产生离心力。原来火箭的发射,因为受火箭发射的空间限制,舱没法做的很大。将来用这展开式的就是发射的时候是一个收拢,到太空通过充气展开就可以作为很大尺寸的舱在太空旋转起来,从而可以产生人造的重力,技术上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国际空间站也做过一些这一方面的试验应该基本上可以掌握。
牛旼:感谢朱总,我相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像您这样的航天工作者,实际上对于我们来看,从事航天的人员是非常神秘,在您的印象您和您的小伙伴是什么样?

朱枞鹏:虽然航天的人跟别的行业人都差不多,都是从大学毕业。只不过后来从事的行业不太一样。要说不同的话可能就是,因为航天是一个风险非常高的行业,要求工作必须是一丝不苟,不能出现差错。

所以说在航天做了若干年后自然而然养成了一种“严慎细实”。做事必须严,包括对自己对同事都是要求比较严;慎就是比较谨慎,做任何事都是试验验证,必须是眼见为实;细就是比较细心细致,对一些细微的问题都比较关注;实就是说一切以数据来说话,就是说做任何事情做分析做试验必须以数据来说话。我们叫“严慎细实”。

牛旼:您觉得像您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是不是也是像您说的言慎细实比如说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丝不苟。

朱枞鹏:可能工作的一些习惯带到生活中,包括生活中也比较关注一些细节。但是大部分来讲因为人的个性是从小就长成的。实际上我们业余生活中跟大家一样爱好体育爱好音乐爱好旅游,兴趣也是非常广。

牛旼:接下来的问题也是想问您一个个人得问题,其实做航天的科研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非常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而且经常和仪器电脑打交道,您是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这一种关系呢?

朱枞鹏:搞科研工作我们一直讲究确实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把新的航天器研制成功的话需要全神贯注的投入,包括要攻克很多技术难题,因为很多人参与进来,大家要协作。工作确实很辛苦。但是现在也是靠业余生活,像我们也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比赛、包括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包括搞一些郊游的等等,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休息,休息好了才能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牛旼:可以说其实在生活中也是和正常人是一样的?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爱好。
朱枞鹏:对。

牛旼:接下来的问题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未来空间站的寿命也可能会不断的延长,现在目前也有一个不到十年的寿命,比如说可能实现7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寿命?

朱枞鹏:大家知道现在国际空间站是1998年开始建造,到今年正好20年,现在空间站的寿命设计上是要求15年,但是实际上空间站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航天员在上面,是可以维修的。就是说如果出了一些问题可以把设备更换,甚至将来经过3D打印的话,可以在天上就可以把一些零件给它打印出来,是可以维修更换的。有这维修更换的手段话,我相信将来的空间站运营的时间会很长的。

牛旼:如果到了70年我想跟我们住房子差不多,人类可能实现太空的定居?

朱枞鹏:确实的,生命增长了生活成本会降低,因为空间站毕竟装载量有限,但是少部分是可以的。

牛旼:那您觉得空间站的空间是可以出租金的话,就像我们租房和买房会是多少?
朱枞鹏:这个房价肯定比地面要贵。但是运营时间延长因为它的成本会大大降低。

牛旼:非常感谢朱总的分享,最后请您说一寄语未来的航天事业?

朱枞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的航天事业这一些年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特别是从本世纪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非常快,北斗导航还有高分辨率还有通信卫星包括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非常快。我们探测月球,载人航天发展也是非常快的,过几年我们也将建造自己的空间站。更远我们可能还要进入更远的地方去,包括到月球甚至其他的地方去。

另外我们还进行在轨服务,建造更大的空间设施。就是说中国航天有中国的经济技术不断的增强,另外科技实力的增强,我相信中国航天会很快去趋于世界的先进行业,十九大提出建设航天强国,将来的中国航天是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

牛旼:非常感谢朱总的分享。

重要提醒:文章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版权,若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aiskr@aiskr.com

相关推荐